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8/ 15/18/19/20 發現世界上最有創意的郵局欣喜諾狂

我最近終於感受到了
什麼叫做思考到廢寢忘食


最近很努力的在做workshop
我們從生活中發現一個現象
就是大家寫的信變少了
所以我們要從這個現象下去發想

想的過程實在是很  很痛苦又很開心
會一直想  無法睡覺  吃東西也想 坐公車也想 很痛苦
但是想出來的時候感覺實在很開心(目前還沒想出來!)

不過讓我現在想要停止思考宜下打心得的原因是
我為了增加靈感找了很多案例
發現我們討論的很多切點其實都已經實際被做成應用了!

我實在有夠想分享出去

更棒的是  我發現其實因為信變少這件事
其實是有讓郵局做了些改變
2003-2004年間
台灣的郵局開始賣保險 中國的保險也開始賣保險
(2004 Gmail出現  後網路訊息傳遞的崛起)

德國的郵票變貴了

瑞士的郵局開始賣咖啡!?


對郵局來說,寫信的人變少了 真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泰國的郵局推出一系列平面稿
抓住的點是我們在討論時有出現的

「信跟電子傳達最大的不同,是信件可以是回憶,可以拿在手上,上面有著各種意義的痕跡」




但同時有人提出一個疑問
他真的感受到信比較好的時候就會寫信嗎?
寫信很麻煩耶,要寫字,要買郵票,要去郵局,要去找郵筒

總而言之就是  麻煩啦!


所以就有切一個點是
讓大家方便用同等的方法表達情感
例如自己的手寫字變成電子字體的時候
用電子的方發依舊可以讓感受到手寫字的誠意
所以可以做一套軟體讓自己的手寫字變成一套自己獨一無二的字體

結果就在2010年的百樂廣告發現這個案例
他推出一個網站搭配APP跟一支特別的筆讓你把自己的字變成一套字體

找著找著
我發現了一個世界上最有創意的郵局!!
瑞典郵局!!!
他們的創意多到我快哭了
多到我覺得他們有夠厲害
不管是數位網頁還是APP(郵局做APP!)(還有數位互動)
是我覺得很棒的一個點是都要抓到人們心中點又可以完美的跟郵局做結合
今天如果不是郵局,那些點子是無法完成的!

貼一個覺得很喜歡的(他有太多太多了!)

活動:線上聽禮物的聲音,猜得到是什麼就送給你。
抓住人心:收到禮物很開心,但是拿到禮物還沒打開來的時候的期待感更大
扣住瑞典郵局:猜中了就24小時送過去
這個活動抓住了人心,也扣住了品牌
(附上其他網站的分析http://www.jabamay.com/2011/04/blog-post.html

第二個是我覺得很好玩的(也是我們在做的)

我很喜歡的原因是 他有扣到文化
因為瑞典糖是只有瑞典有的,如果換成其他國家就不一定有這種糖果可以玩
對郵局來說它增加了寄信的人
對人們,人們分享開心有趣的事物

這個郵局幾乎什麼數位媒介都玩了
線上聲音互動(聽禮物聲音的)
其實除了這些還有好多
改天有時間再來分享拉~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8/14 詳細解說Motion graphic的大課

這堂課是講Motion Graphic 種種
講了Motion Graphic 到底是什麼、歷史、跟動畫的差別
上完整個覺得自己好像終於懂什麼是Motion Graphic


覺得這張海報好像可以說明一開始我對Motion Graphic的映象
就是一堆會動的字跟圖

事實也可以說是這樣啦~
但其實不只這樣!

Motion graphic 其實可以拆成兩大部分
Motion Design 跟 Graphic Design 
( 依照阿祥的說法 Motion在前面,就是Motion 比較重要) 
Graphic Design 就是平面設計,是平面上的美感
那什麼是 Motion Design呢?
來看兩個影片~



















所以說Motion Design就是動態上的設計美感~
動態就動態有什麼好美的
除了動來動去飛來飛去還有什麼
就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
附上幾個我覺得是在講很細節動態的網站
GOOGEL講動態
覺得動態設計最難的就是這部份吧!

認識Motion Graphic之後
他跟動畫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啊?
其實就一個很簡單的角度來說,Animation是具體的,Motion Graphic是抽象的
Animation,需要角色設定,需要有一個主角來說故事
Motion Graphic,幾何圖形和文字為主
(如果你想要用圓形來表達兔子,就讓原像兔子般跳就行了!)
ㄟㄟ  說到這裡 心中就納悶 特效 勒?
Visual Effect 是多指火 水 菸 等 還影片的去背合成等

接著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講了有關Motion Graphic的歷史

Motion Graphic幾乎可以說是因為電影而出現的
最早的被承認是Motion Graphic是下面兩部1940年代的影片(是誰就不想記了  哈哈哈)
雖然很簡單,很抽象,只有幾何圖形
厲害的是,那時候可是沒有電腦啊!































接著1950s的Motion Graphic 基本上都是一些很有名的平面設計師所製作的
大部分也都是電影的片頭
讓我映象深刻的是Saul bass(在基本設計課上認識的平面設計師)
因為他的平面設計真的很經典
沒想到他居然也有做Motion Graphic


到了1960年代,CG之父 John Whitney用程式做出動態
可以說是第一個「電腦做的動畫」
我覺得裡面有很多東西,現在用電腦作也是不容易
(讓我覺得恐怖的是那時候是民國50年耶,我爸還沒出生,台灣有電視了嗎?)















接下來隨著電腦技術的成長
Motion Graphic也越來越絢麗,也不再只侷限在2D
分享一些近十五年來很棒的作品
















其實這可以算是動畫跟Motion Graphic的結合



















百看不厭的怪獸電力公司

















覺得轉場很酷~

















看起來就是很乾即很美的Appel


後來上課結束後,有兩個問題討論讓我覺得很有趣
第一個Motion Graphic要怎麼才能有特色,脫穎而出
大家討論後
我覺得答案是,除了把動態、設計做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呈現的素材
除了向量,是否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
有事做法特殊其實就是脫穎而出了

再來是討論Motion Graphic的分鏡
先來看看Motion Graphic的分鏡長怎麼樣




沒一個格子可以說是都是一個平面設計的結果
格子間跟格子,要怎麼動,完全還是只有設計師自己知道啊!
覺得很有趣阿~

呼~長篇大論的打完了~
結論是  我應該不會做Motion Designer 
因為要注意的東西好多 好花時間阿~~~


8/13 8/14 關於企劃與動畫的分享心得

這兩天各聽了動畫的業界分享跟企畫的業界分享
我覺得聽下來感受最深的其實是「找工作」這件事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喜歡的公司

念動畫畢業出來,雖然畢製作3D動畫
但在作畢製的時候發現不喜歡做3D角色動畫
覺得蠻喜歡剪輯的,決定找份剪輯的工作
然後接著去剪輯公司,發現生態不喜歡
換去後製公司什麼都做,雖然充實但是很累
再去了設計公司做動畫,發現不適合,有點不充實
最後在家接案作SOHO
在家一個人做到受不了,
去電視台做片頭,但也是生態不喜歡
所以最後來到米蘭做Motion graphic

前後加起來九年半的工作身涯
每換一間公司,就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每換一間公司,就更加了解自己


某次看到這張海報,覺得真的很貼切形容「找工作」這件事


企劃的分享
雖然工作經歷沒那麼多
但是也是透過工作找到自己所要
原本新聞系畢業一心一意要當記者
但是因緣際會下進了網頁公司當企劃
發現想點子這件事很有趣
接著慢慢發現行銷的重要性
於是開始踏進米蘭當企劃
也發現自己其實很享受想點子,接受挑戰

聽完兩個前輩的分想後真的感受蠻多的

進了米蘭之後,我發現自己改變最大的真的是對製作的執著降低了
我覺得當企畫也很有趣,想點子、想辦法說服客戶、想辦想的完善一點
甚至是對文字的接觸也變多了
但我也會想是不是因為我來米蘭也只碰到比較多企劃這面
所以我才會覺得企劃不錯
因為剛念設計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應該就是做設計師吧!
但事實是沒有遇到的東西太多了
如果只能從認識知道的東西下去做選擇
會被自己給大大的限制住

很開心自己還有很多時間跟機會可以去找尋
去接觸、認識跟享受

打到這裡,突然一句話浮現出來
機會不會自己上門,是要自己去爭取的

自己究竟要什麼,也只能靠自己尋找了

在公司的時間剩下兩週了
覺得要好好去找一些我不熟悉的職位的人聊一聊
希望可以認識更多

最後分享一系列我看到我覺得蠻好的廣告

「等工作自己找上門來會是個悲劇」
覺得Idea用畫面很動感的呈現出來了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8/12 一些小體悟

這個禮拜覺得自己好像有點小開竅
就是自己好像終於懂了什麼叫做idea
(但是策略還是模糊的,要找時間把課的影片在看過一次了)

自己解讀的就是idea是一個概念
要怎麼做這個概念有千百種作法
但是概念絕對都是一樣

所以上次在奧美的創意總監來的時候,
我提問的問題是如果idea做出來,發現網路上有相同的idea了怎麼辦?
他說:;還是做啊,一樣又怎樣,不要連執行都一模一樣就好
現在大概了解那種感覺了

























在我看完這一系列海報後,
我覺得他的idea是,
「你不知道你睡的人跟多少人發生關西」
或是換句話說「你的伴侶可能經歷豐富」
後來我看到另外一系列我覺得相同概念的海報




我覺得他只是換了表現手法,來說
「經歷豐富」這件事
相較於第一個案例的恐嚇性,第二個會先會心一笑再害怕



覺得自己看了好多平面廣告,
下禮拜開始好像應該強迫自己找一些數位的案例來分析了!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8/11 分析 實作 檢討 分析

今天想先分享一個我看到後我好喜歡的案例
這是一系列旅行社的廣告。




我想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出國的遊玩的好像變少了」
然後更深的問題是「大家覺得那些國家沒有什麼好玩的」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告訴大家
「一個國家絕對比想像中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東西」
讓大家覺得:「真的ㄟ,我想到澳洲只想到雪梨歌劇院,但事實真的不只如此!」
而心中開始醞釀一個想法:「我應該親自到那裏體驗一下」
在大家真的親自行動出完去玩的時候,最後這個廣告就達成目的了。

覺得喜歡的最大原因是,把想法跟視覺得做了一個非常巧妙的結合
最近因為參加了一個廣告比賽,練習了一次平面廣告的發想與製作
結束後,得到李根在老師的一個提醒
廣告的創意跟平面設計的創意是不一樣的
廣告上的創意,會是想法,切點上的創意
但平面設計的創意會是造型,美感,形式上的創意

如果兩邊的創意都做到最好,就會是一個很棒的設計吧!


老師除了給這個很棒的提醒之外,
還給了一個我覺得很受用的意見。
如果今天要做一個有關愛滋議題的海報,決定了視覺要用盒子來呈現
那找資料就不該只有找愛滋議題的海報
而是也要去找素材呈現手法先關的資料
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廣告的對比感跟光影就是好棒
難道一切的解決辦法就只有棚拍嗎~




最後放上一個,我覺得蠻做作但是切點我很喜歡的影片案例
世界上很多小孩活不過五歲是因為飲水的關西
所以影片是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完成了很多他夢想的事
第一個應該是想說,如果小孩活過五歲,他的夢想可以由他自己完成
或是第二個,五歲就可以做好多好多事,那如果活過了五歲,可以做的事一定也更多

「如果活下去了,有很美好的事情會發生」
所以別讓水成為小孩活不下去的原因

覺得用一個很正面的切點來看這一整件有點的悲傷的事
讓我看完之後覺得充滿正面的力量
但是我內心是有一絲絲為什麼只有這個小朋友可以獲得這些經驗的murmur拉
希望改天有時間可以再花更多時間分析這個案例
(好開心我又重新開始分析案例了....淚流)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8/6 8/7 8/8 三天的心得一起打拉

居然墮落到把三天的心得寫成一篇了
其實也不能說自己墮落拉~
是真的開始忙了~
尤其是星期五,整個下完全是討論討論開會上課開會,完全沒有喘息的時間
覺得到八月底前會被一堆事情轟炸,炸得體無完膚啊,哈哈哈

8/6
在下定決心參加4A的廣告獎後,
就開始密集的發想,跟搭檔討論各種切入點。
交件時間只剩下緊迫的一個禮拜,有一種挑戰自我的感覺。
覺得很很充實,覺得自己有把實習學到的東西運用到。

8/7
下午上了有關網站界的人體工學的課講師是Nowill
她寫了一本有關RWD的書,上課的時候不斷的打書,
讓我覺得厲害是,上完後我還真的蠻想去買她那本書XD

一開始先談了現今網頁設計的六大趨勢

  1. Flat Design
    這種設計風格會崛起的原因我覺得很有趣。
    一開始的智慧型手機介面,其實是擬真的材質,
    像是皮革或是木頭,是為了讓人覺得溫暖
    但後來發現螢幕晃動的時候,那其實很困擾,
    所以出現把細節簡化的設計風格。
  2. 大圖主視覺
    最主要是為了吸影目光 增加氣氛
  3. 影片主視覺
    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大圖視覺,所以把圖片置換成影片
    但台灣比較少網頁這樣做
  4. Long Scroll, Parllax
    因為這種做法可以使原本2D的東西有3D的效果。
  5. Web Font
    會使用網頁字體最主要就是為了閱讀性,
    因為文件字體其實放在網頁上不一定容易閱讀
    但是中文的Web font 很少,因為檔案很大,字又多,然後又貴
  6. RWD 響應式設計
    讓我覺得有趣是,我一直以來認為RWD是為了可以適合更種平台而出現的
    但其實他的初衷是為了減少縮放、平移跟捲動才有的設計。
後來彈了許多有關人體工學的東西(UX),
不過我覺得那真的是有夠專業,
是一個科學和數據與觀察的世界

自己下一個小結論,就是在做介面的時候
千萬不能只有顧慮到好不好看,而是也要顧慮到好不好用。
這樣設計出來的介面才會是一個好的介面。



8/8  覺得學到很多的設計大課

在上課前,因為和BIBO討論了自己的會議紀錄而感到萬分沮喪
因為寫出了一份很糟的會議紀錄,
在上了小侯,羅伊的課後我現在還是說不出策略跟IDEA有什麼差別
還是很難講出一個做訪後面的IDEA  
真的是一件很需要練習的事啊
上了大課後,覺得對設計有了更多要注意的地方
像是把設計做好很重要,但是做對更重要
今天要做一份報紙給眷村的老人們看,
排版,圖,風格都很好,但是內文卻用了九級字
做得好看,但卻做錯了,因為需要獨的人無法閱讀那麼小的字

還有做一個好的設計師 很重要的是要能視覺化
在做出一個設計之前,能把大致的風格跟走向用視覺的方式呈現
能更方便溝通跟討論,漸少後面方向走偏後的重製

覺得上完這堂課最寶貴的是得到很多建議跟要注意的地方,
也再確認一次了一件事
設計需要時間,要不斷的練習。
所以設計是會要越做越好的跟越來越快的

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變得很厲害,能把設計做得又快又好。
(前提是我還繼續做設計(咦?))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8/5 我終於開始切圖了

今天  我  終於 下定決心開始切圖
之前說了兩個禮拜要切圖
但有許多正當理由藉口讓我延到今天

  1. 做一個Info-graphic的網頁 到底哪裡要動 哪裡不動還沒想清楚(正當理由)
  2. 前兩個禮拜覺得前端的企劃比執行更為重要(半正當理由)
  3. 很多事情要弄,要看書又要案例分析(藉口)
  4. 切圖很快就可以解決(無敵大藉口)


但是今天下定決心的點是,我想到我當初來米蘭不就說過我要了解如何製作一個網頁嗎?
自己不試著做一個怎麼了解!?
(但是我也還是有在動系網,但是不太一樣...)

於是我打開PS跟我的AI開始切圖...
我才切一個頁面,就不耐煩到一個極點...
果然要做才會有感受
所以我毅然決然把我原本計畫的八個頁面刪成三個頁面
覺得只要能了解到過程與了解一些動態就好了...我想...

再來我要來介紹一個今天看到很喜歡的案例



今天要賣小車,那為什麼不要把一起把廣告也縮到最小呢?
一個在路上小小的廣告,一定要走近看,才能看到內容,才能感受他的好
這是我少數看到我認為有加入互動的平面廣告。

我想這個廣告的核心是「小是好的」
不只在文案上做到了,連做法上也做到了
不只切合產品,也帶給人們一種新的感受。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8/4 未來的人們應該蠻幸福的






















今天接到workshop的Brief
要先從生活找到問題,然後想想要如何解決與他的insight
好像挺簡單但其實沒那麼簡單
要找到問題很OK ,如何看問題跟解決才是最難的

回來繼續看著案例,看到這幅今年坎城的得獎作品
就有一種感覺:「一切都圍繞著人啊!」

到底是怎麼發現公園裡的長椅與欄杆可以像是五音譜記號阿
好像一切都是從觀察做起的呢
也想到
未來的人們應該很幸福
畢竟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

想要成功的話也要緊緊抓住人的心呢



8/1一堂美好的課--奧美數位創意總監

「什麼是數位?」
「拍個影片放上網路,做個網頁給人們玩,你就說你在做數位行銷嗎?」

「我真的以為這樣就在做數位行銷...,想當初面試米蘭好象就是說覺得網頁很酷」

開頭前五分鐘就以這幾句話 帶給我極大的衝擊
也讓我整個平靜的心一震混亂

講者是來自奧美廣告的數位創意總監:蔡智翔
穿著白襯衫深藍短褲與彩色襪子,再套雙Sanuk
頂著西瓜皮髮型帶著眼鏡看起來超和藹超蹦跳的感覺
笑中帶刀的投出這幾句話
還好他接著談的東西很快的又讓我恢復思緒

「做個平面稿丟到網頁上,可以說是數位嗎?」
「不要說數位,可以說我們在接觸『新媒體』」

短短兩句話,對我來說中了好多東西

舊的媒體可以說是那些已經存在好久的東西,例如:報紙 廣播 電視
而新的媒體,是那些存在在各種不同平台的上的傳播
尤其上完媒體課後,我發現媒體其實是數位行銷中不可忽略輕視的部分
所以他緊接著說出傳統廣告與數位行銷最大的不同

「做廣告就是一個做完丟給下一個,但做數位不行,做數位要一團人一起。」

「原來如此,所以米蘭的專案 是由創意企劃與創意設計與AE組合的 在前端的時候,甚至是大家都要一起討論,提案時是媒體與傳案共同提案」

這一切代表什麼,代表數位行銷是一個更貼近「人」的行銷
前端思考的「人」的insight,執行部分要怎麼做「人」才會有感覺,
怎麼投媒體才能呈現給對的的「人」

所以想點子的時候也應該要以「人」為出發點

IDEA應該是要發生在人與產品互動時出現時的節點
或是品牌與「人」的關聯性,而不再是客觀的描述。

像是今天要做賣行動咖啡館的廣告,好,來討論我們TA
TA:20-28歲白領上班族,有一定的經濟能力。
其實這根本是無用的描述,需要的是
TA喝咖啡前會做了些什麼,為什麼會想喝咖啡,為什麼會喝那品牌的咖啡

「TA行為會產生節點,IDEA應該來自那些節點。」
「IDEA出來後,接著再去想要用什麼工具來進入節點來改變行為」


Sean分享了一個很棒的案例,我覺得完全符合他所說的東西
這是一個來自首爾Dunkin' Donuts的行銷。

















在上班的公車上聽到Dunkin' Donuts的音樂,接著聞到咖啡香,
下公車過馬路看到Dunkin' Donuts,有誰不進去買杯咖啡?

一氣呵成的把行銷置入在消費者買咖啡之前的行為
這個案例真的是讓我難以忘記

寫到這裡,發現這都還只是這堂課的1/3而已
後面講到了一些台灣跟對岸數位環境的差別
數位環境如何更好,更一些自己做的案子,最後是Q&A
每一個PART都有好多內容跟好多心得
但是覺得最基礎最重要的東西,
不管怎樣一定要打出來整理一遍,才能嵌入心裡

因為這個禮拜閱讀的書剛好是「奧美創意解密」
透過這本書瞭解了一些奧美的文化與作風
也對創意的成形有更多的想法
書中其實有Sean的名字
在聽過本尊講完話後
覺得Sean真的呈現出「奧美人」的感覺
讓我覺得好神奇

不禁也讓我想到一個我覺得滿好玩的問題
「什麼樣的人是米蘭人呢?」
不知道我實習結束前能不能有一份自己的答案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7/31 今天上課震撼到了---媒體課

今天上了媒體大課
之前說對媒體沒什麼興趣
但是今天結束後,有一點興趣了
但是覺得好恐怖 哈哈
因為我們身邊所接觸的種種其實都已經被媒體包圍了
連我們看的廣告都已經被算過才呈現在我們面前

上的東西自己覺得其實算深入
講了很多手法與做法
不過大體來說其實就是一切跟數據有關西吧!
覺得講師小雞用生活的一天來講
真的是非常清楚又入門

今天上班出門搭公車 滑著手機正想著要吃什麼早餐時
你的收機就跳出了訊息或廣告
也許是麥當勞跟你說現在離你最近的麥當勞在哪裡有什麼優惠
這其實是一種叫做LBS的使用案例

LBS 就是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的縮寫,中文有人是翻成「適地性服務」,也有人直接翻成「以位置為基礎的服務」,LBS 就是結合手機的 GPS 定位功能來提供各種定位+資訊+社群和其他還沒被想出來的服務

再來你不想吃麥當勞所以換去7-11買早餐
在未來的7-11櫃檯的螢幕上會撥放廣告
而那個廣告是透過鏡頭掃瞄你的臉部之後
得知你是男生女生或是年齡再選擇投放的廣告

到了公司後打開電腦網頁,瀏覽時旁邊跑出一些有關韓星的廣告
這是因為現在網路上的行為是被記錄的
你過去瀏覽些什麼網頁,或搜尋過些什麼會被長期紀錄
如果你常常在搜尋韓國明星,定時看一些韓星的資訊
你就會被歸類為對KPOP有興趣的人
甚至可以在分得更細,
如果時常購買一些KPOP商品的人,就會被歸類高度關注KPOP的人
所以今天如果有一個KPOP明星要來台開演唱會
對KPOP有興趣的人的電腦上會出現演場會資訊的廣告
而對高度關注KPOP的人,電腦上則會出現購買票的廣告
可以說是非常精準的媒體投遞又稱BT

行為精準式廣告 (Behavior Targeting)
Behavior Targeting行為定向廣告能夠同時做到「關鍵字定向」、「網站訪客定向」、「客戶需求定向」三種定向條件合而為一,使廣告主的產品廣告能正確投放目標客群。

接著為了要網購一些中元節要購買的東西你搜尋了中元節
接著的十五分鐘,可能你的Yahoo首頁上就出現了旺旺仙貝的廣告!
你去其他的網拍網站,旁邊也不斷出現有關中元節的商品
而這個就是Affiliate Marketing

聯盟行銷 ( Affiliate Marketing ) 就是廠商與聯盟會員利用聯盟行銷平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聯盟會員幫助廣告主推廣行銷商品,達成商品銷售或名單蒐集的目的後,聯盟會員會獲取利潤分享的一種行銷方式。

接著你去信箱收信,前天你有再想要去東京,搜尋了一些東京的資訊
可能你有加入一些旅行社的會員,這時候你就收到旅行寄來的EDM
告訴你現在有東京旅遊的優惠。

EDM 也就是電子DM


其實除了我打出來的這些,其實還有好多好多
想是電話、簡訊、方式很多,但是要如何精準的投遞才是最重要的

而為了可以精準投遞,就是要蒐集資料、數據,再分析行為
也就是說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被記錄的
網路上點擊過的網站
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其實也都有被做紀錄
甚至是購物卡的集點機制其實也都是在記錄我們的消費行為

現在看到網頁上跑出來的廣告
都會思考我是做了什麼才跑出來
或是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覺得上完這堂課真的是受益良多!